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安徽农大举办乡村振兴论坛 寻找产学研发展新路
  • 黄先忠摘得国奖!“安徽科技大学”再进一步!
  • 200多名专家进田地 安徽农大将实事办到农民心坎
  • 安徽肥西蚕桑业“高速动车”今起跑
  • 安徽农业大学:光响应植物油基水性粘合剂

通知公告

  •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栏目设置
  •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收稿方向
  •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投稿方式
  •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征稿要求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豫东北黄泛区易风蚀性土壤特

来源: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11-30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.1 研究区概况 1.2 土壤样品采集 1.2.1 采样区布设 1.2.2 样品采集 1.3 室内试验与数据分析 1.3.1 粒径分布特征与易蚀颗粒含量 1.3.2 土壤有机质含量 1.3.3 土壤可蚀性

文章目录

1 材料与方法

1.1 研究区概况

1.2 土壤样品采集

    1.2.1 采样区布设

    1.2.2 样品采集

1.3 室内试验与数据分析

    1.3.1 粒径分布特征与易蚀颗粒含量

    1.3.2 土壤有机质含量

    1.3.3 土壤可蚀性K值

1.4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及特征

    1.4.1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

    1.4.2 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

2 结果与分析

2.1 土壤分布特征

2.2 不同土壤类型颗粒粒径和K值特征

    2.2.1 不同土壤类型颗粒粒径组成与质地特征

    2.2.2 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

    2.2.3 不同土壤类型K值特征

2.3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及特征

    2.3.1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

    2.3.2 易风蚀性土壤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

3 讨 论

3.1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方法

3.2 易风蚀性土壤界定结果

3.3 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计算结果

4 结 论

文章摘要:为分析不同土壤类型的性质、界定易风蚀性土壤类型并探索其特征,选取豫东北黄泛区为研究区域,采用野外取样、室内试验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粒径、可蚀性因子K值等指标,界定区域易风蚀性土壤类型,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。结果表明:(1)从土类看,豫东北黄泛区4种土类,以潮土为主,占区域面积的65.57%;从亚类看,共11种土壤亚类,以小两合土、沙土为主,占区域面积的59.76%。(2)土壤颗粒粒径组成上,沙土、草甸风沙土、盐化潮土、淤土等类型以砂粒为主;其余类型以粉粒为主。沙土、草甸风沙土、灌淤潮土、盐化潮土等类型易蚀颗粒含量较高,处于28.30%~31.36%范围内。草甸碱土、两合土、小两合土的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相对较高,范围为0.038~0.041。(3)综合考虑易蚀颗粒含量≥25%和可蚀性属中等及以上2个指标,将沙土、草甸风沙土、灌淤潮土、盐化潮土、脱潮土界定为区域易风蚀性土壤。易风蚀性土壤面积占研究区的41.79%,主要分布在中牟县、祥符区、尉氏县等区域。研究结果可为黄泛区后续土壤研究及风蚀防治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文章来源: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ahnydxxbzz.cn/qikandaodu/2021/1130/744.html

上一篇:人才学与劳动科学论文_“粮食英雄”的人才梦
下一篇: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_掺沙对盐渍土土块崩解

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